江城子

乙未仲秋,重游冯骥才艺研院,这传统和现代、人造与自然有机融合的建筑。

适逢天大建校120周年,院落中新增徐志摩的铜像,对诗人崇拜已久,然手边没有鲜花,只以红叶一枚奉上,聊表敬意。

此番重游,有了新的发现和感受,中央鱼池四周的小路,皆以古时青砖铺就,脚踏其上,仿佛追寻古人的道路,去寻访早已逝去的中国古典世界。在池子的东边,还有一趟将青瓦竖直埋入地下、交错铺成的一条窄路。这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面的建材,既美观还有得防水之效。铺就于此,与旁边的现代派建筑交相辉映,彰显了虽传统已逝,其仍为中国建筑的根基,青瓦小径虽然狭窄,但依然是古典通往现代的必经之路。在其右侧,是一趟木板制作而成亲水岸边,此三者,依次结合,暗示了中国古建三种基本的建材:砖、木、瓦。

院落中,一些古代建筑遗存,作为展示,陈列其中。最典型的就是斗拱,中国古建的木作构件基本元素,做工之精美,令人赞叹。旁边有一石作,造型古朴。

纵观这座建筑,人在院落其中,可以感到舒适的空间尺度,冰冷的建筑被绿色的爬山虎包裹显得温情脉脉;敦厚的主体建筑被轻盈的周围构件所环绕,视觉上凸显几分轻盈;大地与水岸交相辉映,阴阳结合,鱼儿畅游其中,悠然自得;现代派的建筑和中国古典元素的有机结合,并无突兀,中西融合,显示技术与艺术超越了国界,可为全人类造福。整座建筑的构成,对于阳光照射的分布,也颇有心得,从早到晚,阳光落于院中、穿过树梢之间、投于建筑及水面之上,既不完全大敞四开毫无顾忌,不也浓荫蔽日,形成一定的节奏韵律及令人舒适的氛围。

建筑,最终是为人所用,需要仔细的、不厌其烦的照顾到人每一个细小需求,将此作为目标,精益求精、不断改进,才是建筑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。


   
评论
热度(44)
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
© 江城子 | Powered by LOFTER